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钢企展馆

绿色之路

发表时间:2019-10-30 15:50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城市建设突飞猛进,诞生在太原城北郊区的太钢,逐渐被城市包围,成为了典型的城市钢厂,环境保护的任务和挑战日益突出。

1934年建厂的太钢,炼钢废渣日积月累,逐渐形成了一座占地2.3平方公里、总量1000万立方米的渣山,不仅严重影响到正常生产,还污染太原市的环境。1983年,太钢加工厂退休工人李双良主动请缨,不要国家一分钱,带领挖渣队伍,经过艰苦奋斗,搬掉了沉睡了半个多世纪的大渣山,建成了绿树成荫、景色宜人的大花园,走出了一条“以渣养渣、以渣治渣、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综合治理、变废为宝”的治渣新路子,开创了冶金行业治渣之先河。李双良也因此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保护环境及改善环境卓越成果全球500佳金质奖章”,被誉为“当代愚公”。

李双良治理渣山的事迹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各行各业纷纷学习李双良治理渣山的经验,带动了冶金行业的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太钢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逐步走上正轨。

进入新世纪,太钢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确立了“1125”绿色发展模式,致力于建设创造价值、富有责任、备受尊重、绿色发展的都市型钢厂,打造全球钢铁行业绿色工厂的典范。这期间,太钢抓住结构调整机遇,淘汰了所有的旧焦炉、小高炉、小烧结及落后冶炼、轧钢装备,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清洁生产技术,实现了全流程绿色制造;完善气态、液态、固态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绿色发展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10多万名普通市民及社会公众走进太钢,目睹绿色发展成果,感受现代工业文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太钢深刻领会和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倡导和践行“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绿色文化理念,着力打造绿色发展升级版,全方位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绿色太钢,助推新时代太钢高质量发展。

太钢坚持治理与管理并重的方针,一方面,快速推进以烧结机头烟气超低排放改造为代表的有组织排放深度治理项目、以二次料场封闭为代表的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项目、以铁前物流优化为代表的清洁物流项目建设,同时,全方位推进精细化管理,引导全员立足岗位,规范操作,为节能减排出力,推动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太钢先后获“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示范企业”“中国钢铁行业绿色发展标杆”“中国首批绿色工厂”等荣誉称号。

适应国家提出的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要求,太钢在出台绿色发展升级版的基础上,新出台《太钢卓越环保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了建设“三不一合格”(看不见污染、听不见噪音、闻不见异味,排放浓度和总量双控合格)的现代化美丽工厂的新目标,加快推动环境保护由优秀向卓越迈进,引领钢铁行业绿色发展。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太钢人将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奋力书写太钢绿色发展的新篇章,让太钢真正成为市民和公众充分认可的“好伙伴”“好邻居”!


分享到: